top of page
天災人禍

天災意外

  • ​地盤工業意外

  • 山泥傾瀉危機

  • 林木​山火風險

「中部通風大樓」

地理位置的影響

大樓建在大欖郊野公園邊陲位置的山坡上,需要進行大範圍的山丘削平和開墾平地,這將對山體的穩定性造成破壞。當大樓建成後,廢氣出風口將被設置在大樓的背面,面向郊野公園。這不僅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還可能引發意外事故。

圖202307置樂.jpg

對環境及居民的永久影響

設在住宅區內的計數炸彈

天災風險

山泥傾瀉

工程範圍周圍存在多處懸崖和斜坡,並且涉及挖掘、填土、爆破等工程活動,這些將削弱山坡的支撐力,增加土壤鬆動和滑動的風險,進而導致山泥傾瀉的發生。

根據環境評估報告的資料(Fig 10.6B),華發街工地僅是地下入口,然而地下將開闢龐大的地下空間,深入山體結構內部,估計面積約相當於40個仁愛街市,這是為了準備挖掘屯門繞道隧道管道。這樣的情況令人擔憂。

風險

工程項目位於大欖郊野公園旁邊,周圍環繞著大量的樹木和草叢,這增加了工程期間發生意外的風險。

此外,大樓被用作隧道管道的維修入口,或有可能用於存放危險品。該大樓的出風口直接面向郊野公園,距離僅有數十米,這可能引發山火的風險。

​意外風險

地面工地只是幌子?

路政署一直強調華發街只是興建中部通風暨緊急救援大樓,並淡化地底將進行大規模的工地開挖,當中涉及深入山體結構內的龐大面積地底工地。這包括掘出寬度約屯公的地下隧道,並需要運走隧道內挖掘的29.5萬平方米泥頭。

工程的規模和範圍超出了路政署一直強調的華發街興建中部通風暨緊急救援大樓的說法,這可能引發對工程目的和透明度的疑慮。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增加工業意外風險,特別是考慮到工地的龐大規模和地底工程所涉及的重型機械和工人數量。


意外風險增加

由於工地靠近居民區和安老院舍,一旦發生意外,將不可避免地對無辜居民產生負面影響。

要求路政署披露實情?

在2023年9月,路政署與居民會面時,他們只提及「中部通風大樓」的基本信息,即其建築面積為45米 x 40米,並用於通風和緊急救援工作。然而,未提供地底工程的詳細細節,這對居民的知情權產生了嚴重損害。

_環境評估報告 figure 10.6b.jpg

Tuen Mun Bypass Ventilation Building Concern Group

屯門繞道中部通風大樓關注組

  • Facebook

©2023 Ventilation of Building Concern Group | 如資料錯失 敬請指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