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家小組

居民對路政署的質疑

質疑1 路政署趕進度 假諮詢

自2007年起,路政署展開了「屯門西繞道」項目的計劃。然而,經過長達14年的研究,該項目直到2021年才被改為「屯門繞道」項目。在同年的交通運輸委員會會議上,路政署提到中間隧道的排氣口可以設置在防波堤,以最大程度地遠離民居。

然而,直到2023年6月,路政署突然將中間排氣口的位置更改為華發街,並立即在8月開始進行刊憲程序,要求反對意見必須在2023年11月28日前提交。儘管居民主動要求解釋,但路政署直到11月才與受影響的居民舉行簡介會,而此時離刊憲期限已不遠。

居民對路政署這種先做決定後通知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滿,這顯然缺乏透明度和對居民的尊重。居民同時質疑路政署是否為了趕項目進度,故意將諮詢拖延到最後,以剝奪居民表達意見的機會。
 

質疑2 路政署漠視居民健康

對於路政署完全未考慮華發街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一事,表示懷疑。通風大樓將會排放大量汽車廢氣,其中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揮發性有機物和細微粒子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的釋放會增加居民患上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

然而,華發街位於山谷之中,四周被錦暉花園、恒豐園、凱德花園、明愛李嘉誠護理安老院等住宅區和社福機構所包圍。由於「河谷效應」的影響,廢氣很難散去,導致在空氣中形成一個污染罩。長期吸入這些污染物將嚴重影響數以千計的居民健康,特別是對於老人和兒童的健康影響更為嚴重。居民對於路政署忽視他們健康的做法感到極度不滿。

質疑3 環境報告存誤導數據

在居民簡介會上,路政署表示中部通風大樓的空氣排放符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標準,因此不打算安裝空氣過濾系統以減少廢氣排放和污染。然而,居民對此回答感到不滿並提出質疑。他們質疑為什麼需要將隧道內的空氣排放到居民區,如果隧道內的空氣未超出標準,為何不保留在隧道內,避免建造通風大樓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此外,居民也懷疑路政署是否具備監督和審核顧問公司所提交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能力。在簡介會上,有居民質疑有關電腦模擬的空氣污染數據如何進行和驗證,然而,路政署代表僅轉交顧問公司回答,無法提供自己的解釋。這引發了對於路政署是否具備使用模擬軟件的能力的質疑,是否只是盲目地相信顧問公司的報告。

對於環評報告,居民還質疑報告中的空氣質素、風向和風力等數據是否只是套用了屯門監察站的數據,無法真實反映華發街的實際情況。因此,居民認為路政署應該在華發街實地進行數據量測,以獲得更準確的數據。
 

質疑4 為加快通車, 犧牲居民

路政署一直強調「中部通風大樓」的建設是為了隧道的排氣系統和救援通道,然而,在居民的連續追問下,路政署最終承認「中部通風大樓」的地盤位置將是隧道開挖泥土的出口處。換句話說,在六年的隧道建設期間,他們計劃將挖掘出的29萬噸泥土運出華發街。

這樣的安排被認為非常不合理和不負責任。首先,華發街與居民的距離不到100米,這意味著居民將直接面臨大量工程活動的噪音、灰塵和交通阻塞。其次,這項工程計劃長達六年,對居民的生活造成長期的干擾和困擾。第三,路政署對工程的規模和對居民的影響有意隱瞞,缺乏透明度和溝通。

質疑5 路政署隱藏工程實情 

在居民簡介會上,有居民向路政署詢問有關工程車數量的問題。然而,路政署對此只給出含糊其詞的回答,聲稱每天從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的6小時內大約有一百多輛泥頭車進出。但事後,該居民查閱了環評報告,發現在挖掘期間,每小時單程平均約有47輛工程車,即意味著每天需往返行駛564輛車輛。這與路政署所聲稱的數量相差甚遠。對於路政署虛偽的回答,該居民感到極度不滿和失望。

質疑路政署 「華發街是唯一選擇」

質疑路政署 「華發街是唯一選擇」

對於路政署聲稱「華發街是唯一選擇」的說法,有居民提出質疑。認為路政署並未充分考慮其他可行的方案,如避風塘填海方案、屯門河方案和經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方案。

避風塘填海方案

路政署聲稱與海事處討論過此方案,並表示海事處反對填海,因為屯門避風塘是香港西部水域唯一的避風塘,且已達到使用上限。然而,有人事後向海事處查證,海事處回應表示,他們只是不建議填海,並未說不批准,也沒有強烈反對,只是建議路政署考慮其他方案。這顯示路政署並未真正努力爭取海事處的支持,而是以此作為拒絕該方案的理由。

屯門河方案

路政署聲稱該方案需要深入地底,隧道出口需大幅爬升,路面太斜,不符合運輸署的標準。然而,路政署並不願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數據,使公眾無法核實其說法。有人事後查閱了運輸署的《運輸規劃與設計手冊》,發現主幹道的最大坡度為8%。因此,該人要求路政署提供屯門河方案的坡度和縱剖面圖,以供參考。如果沒有相關資料,是否意味著路政署並未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經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方案

路政署聲稱華發街是唯一不需徵用私人土地的選擇。然而,有人研究發現,如果屯門繞道經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出海,同樣不需徵用私人土地,並可減少對居民的影響。該人詢問路政署是否對該方案進行研究和評估。如果沒有,是否意味著路政署忽略了其他更合理的選擇?

Tuen Mun Bypass Ventilation Building Concern Group

屯門繞道中部通風大樓關注組

  • Facebook

©2023 Ventilation of Building Concern Group | 如資料錯失 敬請指教

bottom of page